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由氢、碳、氧、氯、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的化学式为CaCO3
(2)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燃烧能生成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通过下列反应可生成丁,请在方框中补全丁的微粒图示如图1.
(4)如图2所示,打开K,在盛有少量固体甲的瓶中加入一定量丁的溶液,观察到 I中有气泡,II中溶液变浑浊.关闭 K,I中液体流入 II中,II中有气泡产生,且浑浊液变澄清.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流入 II中的 I中液体,所含溶质为氯化钙、氯化氢.

分析 (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推测碳酸钙,写出化学式;
(2)根据“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燃烧能生成丙”,则推测为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回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4)根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和水分析回答;

解答 解:(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推测碳酸钙,写出化学式CaCO3
(2)根据“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燃烧能生成丙”,则推测为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其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为化合反应.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氢气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氢,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氯化氢分子,见下图:
(4)由于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是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的,所以,丁物质是稀盐酸,戊为氢氧化钙溶液,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II中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关闭 K,I中液体流入 II中,II中有气泡产生,且浑浊液变澄清,则入II中的I中液体,所含溶质为氯化钙、氯化氢.
故答为:
(1)CaCO3;(2)化合反应.(3)(4)CaCO3+2HCl=CaCl2+H2O+CO2↑.氯化钙、氯化氢.

点评 本题的推断由组成物质的元素做为限定条件,因此,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该题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就至关重要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氧原子2O②3个氮分子3N2;③氢氧根离子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根据图示实验回答.

①实验A中观察到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熔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②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若集气瓶的容积是100mL,实验成功则量筒里的水将会减少约20mL.
③实验C是通过水的分解证明水的组成,其中b(填“a”或“b”)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1:8;科学家还用化合的方法证明水的组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上述两种方法都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④实验D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铝元素的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填充气体.选用氮气作填充气的主要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氧化物AmOn中,A的化合价为(  )
A.+2nB.+2mC.+$\frac{2n}{m}$D.+$\frac{2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铁锅可用作炒菜的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的(  )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