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B.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C.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D.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纳米铜和铜均是由铜原子构成的物质,A错误;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故要密封保存,B错误;纳米铜属铜单质,C错误;铜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纳米铜在空气中会发生剧烈反应,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厨房里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食盐 C. 味精 D. 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硫酸钾

硫酸钙

硫酸钠

硫酸镁

硫酸铝

硫酸锌

硫酸亚铁

K2SO4

CaSO4

Na2SO4

MgSO4

Al2(SO4)3

ZnSO4

FeSO4

(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其中一种盐即可)。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右图,请将右图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提出可用右图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请写出其中1个有关硫酸亚铁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3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

B. 升温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大

D. 两种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纯净物X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X由4种元素组成 BX是化合物 CX中含有水 DX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了“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发现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在老师的启发下,小华认识到要通过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不更换药品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仪器必须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净化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 水净化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 水净化沙滤装置除去不可溶性杂质 D. 水电解产生H2O2的质量比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 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出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资料卡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猜想与假设】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1)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认为猜想Ⅲ成立。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于是向D物质中加稀盐酸,再结合乙同学的结论,完成了下面的实验报告后,得出猜想Ⅱ成立的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5)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