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HCl、NaCl、NaOH B.(NH4)2SO4、Ba(OH)2、Na2SO4、HCl
C.AgNO3、MgCl2、CaCl2、KNO3 D.NaOH、CuCl2、MgSO4、KC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现有A、B、C、D、E 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提示: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不能与 A 溶液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单质 ②非金属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3)C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明显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零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 | 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 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
B |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 |
C | 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 | 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 | 观察颜色 |
D | 酒精和水 | 闻气气味 | 取样,分别点燃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零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D.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西南宁市大学区中肯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接龙游戏, 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是最常见的溶剂, B、C 为无色无味气体,A 转化成 E 为放热反应,且E、F 物质类别相同,D 与 E 反应可生成 F。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 C_____。
(2)写出A 转化成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D 与 E 反应生成 F 可观察到_____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西南宁市大学区中肯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测定溶液 p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B.将 pH 试纸浸在待测液中进行测定
C.用 pH 试纸测出河水样品的 pH 为 5.6
D.用湿润的pH 试纸测溶液的pH 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西南宁市大学区中肯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南宁是我家, 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原因 | 结果 |
A | 废纸、废金属制品的随意丟弃 | 白色污染 |
B | SO2 和 NO2 气体大量排放 | 酸雨 |
C |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 温室效应加剧 |
D |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 | 水体污染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造成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意义的是
A.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B.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C.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看,主要原因是水分子的____明显变大。
(3)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