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蒸发20g水.   ②蒸发24g水   ③加入3.2g NaCl    ④加入5g NaCl.
A、只有①B、①③C、①④D、②③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40g-x)×20%=40g×10%,x=20g.
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40g+y)×20%=40g×10%+y,y=5g.
故①④采用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D、把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白色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在完全反应后的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混合物中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铝强
②金属铝比锌更耐腐蚀,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
③盛放硫酸铜溶液时,不能用铁质容器
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四个化学实验并绘制了相关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铝片
B、
把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锌和铁
D、
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或“=”).
(2)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3)t1℃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3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
(4)图2中,若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
 
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5)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的甲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甲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内,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X,发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所加物质X可能是
 
(填化学式),小试管内固体物质逐渐溶解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方法区分下列物质
(1)蒸馏水和山泉水,我的方法是: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我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济南开幕,作为济南市良好少年,我们的下列做法对济南市的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右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图1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2)图1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如图2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