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铜的加热:2Cu+O2$\frac{\underline{\;\;△\;\;}}{\;}$2CuO.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故填:2Cu+O2$\frac{\underline{\;\;△\;\;}}{\;}$2Cu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氧气-O2硫化氢-H2S氧化钠-Na2O
Na2S-硫化钠Fe3O4-四氧化三铁KCl-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空气成分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B.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
C.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frac{4}{5}$D.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面金属的用途利用金属什么性质.
(1)铁做铁锅:导热性      (2)铜做导线:导电性
(3)钨做灯丝:熔点高      (4)金做首饰: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生成疏松多孔的铁锈,铁锈为红棕色,其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中不变的量只有原子个数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D.在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为5cm处.(提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白磷是足量的)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①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活塞向(填“左”或“右”)右移动.
(2)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常温,活塞应停在约4厘米处,据此可得出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碳酸钠B.甲烷C.碳酸钙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方案
现象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清液中有氢氧化钠清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Na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是酚酞溶液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可完全除去Na2CO3,防止影响(或干扰)对NaOH的检验.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AC.(填序号)
A.Ba(OH)2溶液B.CaCl2溶液C.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