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10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图10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图11(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 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 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 。
(6)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mL。
(7)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 。(结果精确到0.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12.5 g,加入150.0 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成158.1 g。请计算:
(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 克。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A. Na2CO3、NH4NO3、HCl
B. FeCl3、Mg(NO3)2、Na2SO4
C. KCl、Ba(NO3)2、NaOH
D. AlCl3、KOH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
A. 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B.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Zn2+、Fe2+
C.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
D. 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份)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
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③④ 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以初级铜矿粉(主要成分为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备活性CuCl。实验过程如下:
(资料)
①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氧化为单质硫;
②Cu(OH)2可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溶液;
③[Cu(NH3)4SO4]常温稳定,在热水中会分解生成NH3;
④CuCl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点); “酸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u2S+2MnO2+4H2SO4=2______+2MnSO4+S+4H2O、②______。从后续生产的角度分析,酸浸时稀硫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
(2)除杂过程中加足量氨水的作用①使Fe3+沉淀;②中和过量的硫酸;③______。
(3)①“分解”实验条件及现象如下表所示。
温度/℃ | 压强/kPa | 时间/min | 残液颜色 | |
A | 110 | 101.3 | 60 | 浅蓝色 |
B | 100 | 74.6 | 40 | 很浅 |
C | 90 | 60.0 | 30 | 无色透明 |
则“分解”实验条件应选______(填字母)。
②“分解”生成的NH3可以回收利用。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来收集NH3,当集气瓶收集满NH3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请补充从“合成”所得混合物中得到CuCl的实验操作步骤:过滤、洗涤、______。
A 真空干燥 B 在氩气中干燥 C 在空气中烘干
(5)若要制得99.5g CuCl,理论上至少需要硫化亚铜含量为60%的铜矿粉多少克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隐形眼镜的洗液中含有双氧水(H2O2),下列关于双氧水的分子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