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下列实验室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c(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
(2)根据下面2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实验Ⅰ两支试管中出现现象的不同之处是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通过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②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例如我们在实验室做检验CO2的溶解性实验时需控制两个因素:一是两个塑料容器的容积相同,二是容器中加入的水量相同,则实验Ⅱ中控制的两个因素分别是温度、可燃物.
(3)某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②由实验可以得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
(4)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如图3是实验室制备金属铁的装置图,要制得5.6g铁,最少需要多少克一氧化碳?

分析 (1)运用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解答;
(2)①酸类因为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相同,有形同的化学性质,又因为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②根据燃烧的条件和实验中的现象分析;
(3)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说明除了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外还有其他的反应.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所需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 解:(1)a、烧杯可用于做反应器,故错误;b、试管可用于加热也可用作反应器,故错误;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器,故正确;d、锥形瓶可用作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故错误.
(2)①酸类因为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相同,有形同的化学性质,又因为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图示中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达到着火点,并且与空气接触;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可能显酸性,生成的可能是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
(4)设生成5.6g铁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84            112
x             5.6g
$\frac{84}{112}$=$\frac{x}{5.6g}$,x=4.2g.
故填:(1)c;(2)①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阴离子或酸根离子;②温度;可燃物;(3)①H2;②Fe>Cu;(4)最少需要4.2克一氧化碳.

点评 用于量筒、试管、烧杯、集气瓶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解答,平时复习时注意同类知识的积累和比较就能较快解答,正确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是要具备完备的化学知识,并且要了解各种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1)该反应类型属于B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丙是生成物,甲和乙是反应物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一定是化合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
无机盐,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某些儿童由于偏食(不爱吃蔬菜、水果),结果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这是由于摄入A(用序号选填:A.维生素  B.油脂  C.蛋白质)不足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B、E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A、D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2)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氢气,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如用E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d端通入(填“c”或“d”).
(3)用C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若多孔隔板改成隔离铜网,同样可以制取,如改用隔离铝丝网做,其产生的后果是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杂质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l+6HCl=2AlCl3+3H2↑,说明金属活动性Cu<Al(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CH4、H2CO3B.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化合物:合金、胆矾D.合成材料:淀粉、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 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
a外焰,b内焰,c焰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知某混合物中只含Na2CO3和NaOH.现取该样品26.2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滴加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26.2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21.2 g;
(2)求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OH)2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20g20g20g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80g100g120g
生成CO2的质量3.58g4.4g4.4g
(1)在第1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
(2)求原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