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里.乙班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

(1)由步骤②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同学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KClO3(写化学式)
(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AgNO3+KCl=KNO3+AgCl↓
(3)向步骤④所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4)由上述实验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写名称),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和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5)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6.4g,然后往其中倒入部分硫酸溶液后称量,总质量为50.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1.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61.9g.请计算
①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0.1g
②计算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5%
③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8%(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1)根据加入硝酸和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2)根据现象和加入的试剂写书化学方程式;
(3)加入稀硫酸得到黄色溶液,可推得应该是生成了硫酸铁,进而书写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进而前三步分析对应的物质病书写化学方程式;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氢气,所以可以求算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亚铁和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由步骤②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的实验现象和加入的试剂为硝酸银,可推得该溶液中有氯离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班同学所用的制取氧气的固体为氯酸钾.步骤②是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KCl=KNO3+AgCl↓.
步骤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黄色溶液,可知该黄色溶液为硫酸铁,此时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同时可推得原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铁,由于是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所得,根据③中固体在空气中灼烧得到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所用还原剂为木炭.而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所以最后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二氧化锰.
故(1)~(4)答案为:
(1)KClO3
(2)AgNO3+KCl=KNO3+AgCl↓;
(3)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4)碳、氧化铁和二氧化锰;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和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5)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50.2g+11.8g-61.9g=0.1g
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98        152      2
x      y           z         0.1g
$\frac{56}{x}$=$\frac{98}{y}$=$\frac{152}{z}$=$\frac{2}{0.1g}$
x=2.8g
y=4.9g
z=7.6g
 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4.9g}{50.2g-16.4g}$×100%≈14.5%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7.6g}{61.9g-16.4g-(11.8g-2.8g)}$×100%≈20.8%
答:①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g
②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5%
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点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将A在空气中点燃,罩上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A中一定含氢、氧元素
C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一定含CO32-
D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无色溶液不一定是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如图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1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盘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不能,理由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容器中逸出.
③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2)如图C所示,用细线系住铜棒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①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铜棒不能(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理由是铜棒加热的一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1)图2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混合后质量均为m):
①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m,请解释原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②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m,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硝酸钠不能和氯化钡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CO3+O2$\frac{\underline{\;强热\;}}{\;}$CoCO2+CO2B.2CoCO3+O2$\frac{\underline{\;强热\;}}{\;}$2CoCO2+2CO2
C.4CoCO3+O2$\frac{\underline{\;强热\;}}{\;}$2Co2O3+4CO2D.4CoCO2+3O2$\frac{\underline{\;强热\;}}{\;}$2Co2O3+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性质 用途 
 A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 
 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实验室干燥气体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硫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B、C中的物质分别属于②③和④(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2H2O.
(3)结合图,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从宏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选填“不变”或“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时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D为红色粉末.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CO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CaO+H2O═Ca(OH)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作燃料;
(2)A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