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2、Fe、H2O、H2O2、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种。

(1)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请写出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

① 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B、C分别是______ (填化学式);

② 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2H2O22H2O+O2↑;(2)HCl;Fe2O3+6HCl=2FeCl3+3H2O (3)①HCl、NaOH、Na2CO3;②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1)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则B是H2O2,A是H2O,C是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假设 B. 交流评价 C. 作出结论 D. 设计实验

D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某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B. 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C.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A 【解析】 A、带电的微粒有离子、原子核、质子和电子等,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A叙述错误; B、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微观上分子的种类不变,故B叙述正确;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C叙述正确; D、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叙述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 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 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B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解析】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因为淡水资源不充足,并且不平衡,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钠用于玻璃、 造纸、 洗涤剂的生产

D. 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用水清洗

D 【解析】 A.铁锈 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物质,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B.氢氧化钙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碳酸钠用于玻璃、 造纸、 洗涤剂的生产;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不溶于水,不用水清洗,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应用酸清洗。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百炼成钢 C. 滴水成冰 D. 木已成舟

B 【解析】 化学变化为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木已成舟,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择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发现用氨气(NH3)可以将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5

D 【解析】 根据物质微观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氨气与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有单质是氮气,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2018届九年级(5月份)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B

鉴别磷矿粉、氯化铵、氯化钾

观察颜色,加水

C

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溶解、过滤

D

鉴别腈纶和纯羊毛衫

_______________

A;灼烧、闻气味。 【解析】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不再熔化,因此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A正确;磷矿粉为灰白色粉末,氯化铵、氯化钾为白色晶体,通过观察颜色可以鉴别出磷矿粉,但氯化铵、氯化钾的颜色相同,且都能溶于水,故无法鉴别,B错误;硝酸钾和氯化钠都能溶于水,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C错误;D.鉴别腈纶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