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F装置可以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实现固液分离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F装置可以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实现固液分离,所以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1)试管,长颈漏斗;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CaCO3+2HCl=CaCl2+H2O+CO2↑,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完全反应掉瓶内的氧气.
(2)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生成了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占$\frac{1}{5}$,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性质有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写出反应的表达式: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4)若液面低于$\frac{1}{5}$则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5)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是否可行?不行,如果不行,怎样改进?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实验目的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①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变浑浊.
结论:空气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少.
②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在空气中,对另一块哈气.
现象:在空气中玻璃片的无明显变化,另一块哈气后有水雾出现.
结论:空气比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属于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且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加热铜丝后,铜丝变黑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各种物质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用A表示“大于”,B表示“小于”,C表示“等于”,D表示“无法判断”,请分别选用“A”、“B”、“C”或“D”填空.
(1)沸点:在同温同压下,氧气A氮气;
(2)微粒直径大小:分子D原子;
(3)电子数:Fe2+AFe3+
(4)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俯视读数:实际取水B8.2ml;
(5)V1ml酒精和V2ml水混合得V3ml酒精溶液:V1+V2A V3
(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甲醛(CH2O)C醋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汞;制造导线一般是用铜;水龙头表面镀的一般是铬;炒菜锅最好用铁制作;灯泡里的灯丝是钨;一种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钛.(以上空格均写物质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药品的气味
C.
加热液体
D.
读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根据化学方程式X+3O2═2CO2+3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CH4B.CH4OC.C2H6O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氧气中分别点燃下列物质:①木炭、②硫、③磷、④细铁丝.用序号填空.
(1)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②.
(2)有很浓的白烟生成的是③.
(3)生成物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①.
(4)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