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A是


  1. A.
    浓氨水
  2. B.
    浓盐酸
  3. C.
    浓硫酸
  4. D.
    浓食盐水
B
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浓盐酸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形成盐酸.
解答: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符合题意;
C、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
D、浓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浓氨水、浓盐酸和浓硝酸都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固体能潮解,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3)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mL,a=100mL,则b=
 
mL.
(4)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xx中学初三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④将燃烧的红磷迅速插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⑤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分析探究
(l)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水倒流进瓶内,倒流进的水约占广口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水倒流进瓶内,倒流进的水约占广口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其原因是
当红磷与氧气反应完全后,广口瓶内氧气耗尽,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弹簧夹时,水倒流到广口瓶中
当红磷与氧气反应完全后,广口瓶内氧气耗尽,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弹簧夹时,水倒流到广口瓶中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
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
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聪明的小明发现水的体积只占瓶容积的1/5,他立即得出剩余气体
不易
不易
(填“易“或“不易“)溶于水;他又将燃着的红磷再次伸入瓶中,燃着的红磷立即熄灭,于是他得出剩余气体
是氮气
是氮气

(3)实验时,粗心的小华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操作均正确),结果发现红磷燃烧的同时,导气管另一端有
气泡
气泡
产生,等燃烧完毕,冷却后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大于
大于
1
5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
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

(4)实验后,小鹏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
1
5
,他猜测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红磷的用量偏少     ②红磷的用量偏多     ③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反应后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     ⑤烧杯中水太少
哪些原因会导致进入的水小于瓶内容积的
1
5
①③④⑤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其着火点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先下降后上升
先下降后上升

(2)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式:
b-a
c-a
=
1
5
b-a
c-a
=
1
5

(3)组内成员小葛为了证明实验完成后的集气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他没有利用其它的仪器和药品,仍是利用了上述实验涉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实验,最后得出了瓶内一定没有氧气剩余的结论.你知道他是如何实验的吗?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4)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
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
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

(5)组内成员小杭性格好动,无意间他发现向⑤步骤集气瓶内的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水会变红.这一现象使组内成员积极地展开了讨论,成员小葛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而导致的,但小明马上作出反对,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极少,而实验过程中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可能会使溶液显酸性.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小明
小明
.若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正确,那么请你对“变红”现象提出大胆地猜想:
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质
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质
.(若你认为小葛的观点正确,此空不填)
(6)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B
B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 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铵(碳酸氢铵的简称)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很快消失,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查阅资料】
(1)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NH3).
【收集证据】(1)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安装仪器的顺序是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微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微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进行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粉末,加热.将一白瓷板放在导管口的下方
②将湿润的酚酞试纸与碳铵接触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③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试管口处
【获得结论】碳铵受热消失了,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反思与交流】(1)实验时小王同学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
把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来,用手指弹一下纸槽或药匙
把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来,用手指弹一下纸槽或药匙
;小刘同学的试管破裂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外壁有水

(2)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需要做碳铵能否与湿润的酚酞试纸作用的实验,你同意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不同意,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3)闻生成物的气味时有的同学直接把鼻子凑到试管口处,结果受到了比较强烈的刺激,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离容器口稍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其飘进鼻孔
离容器口稍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其飘进鼻孔
.对于如何减少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强烈刺激,你的建议是
碳铵的量不要加的太多,或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打开实验室的排气扇或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等.
碳铵的量不要加的太多,或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打开实验室的排气扇或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等.

(4)有的同学把导气管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他认为由此也可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你认为理由充分吗?为什么?
理由不充分,因为假设生成的是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理由不充分,因为假设生成的是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对防毒面具中活性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活性炭能否吸附人体呼出的CO2和吸进的O2,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将所得气体分别充人气囊中,按照如图所示装置依次进行实验。     
(1)若气囊中所充为CO2,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CO2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时,看到现象是:气囊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若活性炭不吸附CO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囊中所充为O2,用上述装置,验证O2是否被吸附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