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_____、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处错误.
(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煤在空气中燃烧 C.水的蒸发 D.水的净化.
【答案】 玻璃棒 3 滤纸破损等 吸附 A
【解析】(1)、根据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及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2)、根据过滤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解答;(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解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1)、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烧杯,该操作过程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边沿高于漏斗边沿、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共3处错误;(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等;(3)、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吸附;(4)、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B、煤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C、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杂质,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故选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镊子、烧杯、胶头滴管、燃烧匙、坩埚钳等仪器.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是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时用 ;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1)水是生命之源。
①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经过净化后才能使用,在吸附、沉淀、过滤、消毒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__ ,明矾也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 ,若要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可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 ___________ 。
②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____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_________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火让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①燃烧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利用的一类化学反应,许多谚语也与燃烧有关。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的“众人拾柴”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
②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右图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_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推测该反应是 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盐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钙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滴管甲 | 烧杯① | 滴管乙 | 烧杯② | |
试剂 | H2O | ______ | _____ | Zn |
气球鼓起来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那么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醇( CH3OH )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 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② 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 从微观上看, 1 个甲醇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④ 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 个汞原子_______; ② 3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_(填“ I ”或“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IA | 0 | ||||||
一 | 1 H 1.008 | ⅡA | ⅢA | ⅣA | V A | ⅥA | ⅦA | 2 4.003 |
二 | 3 Li 6.941 | 4 Be 9.012 | 5 B 10.8l | 6 C 12.01 | 7 N 14.0l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三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1)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O 与S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4)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B. 验证硫酸铵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加酚酞试液
D. 检验CaO中混有的CaCO3——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O2,则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并对A装置如下改进: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常温下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选择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该方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F),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5)实验室中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已知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选择(填字母),为了验证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点燃之前应先_________,写出氢气的一种用途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上图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一结论的两幅图片是_______(填字母)。
②比较图A、B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有关。
(2)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
①TiO2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氧气与二氧化钛(TiO2)两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②萘胺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③_______克的萘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6克?(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