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用40mL量筒量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分析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 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科学实验中经常要多角度观察和推测现象,并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小组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有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温度计示数上升.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能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甲反应后所得溶液缓慢加入丙实验后所得溶液中,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的pH为3,则该过程中丙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有气泡产生.为达到排放标准,加入少量已部分变质的熟石灰调节PH接近7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很小
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A、B两种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
B.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
C.10℃时,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最少
D.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从 30℃降到 20℃时,B析出的晶体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或探究)后,要写出报告,报告中首先要注明报告者姓名,合作者及日期等内容.其报告主要内容有:①探究活动名称,②探究活动目的,③实验用品,④实验步骤和方法,⑤实验现象,⑥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⑦实验结论,⑧问题分析和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物质都能溶于水的是(  )
A.碳酸钡、硫酸铵、氯化银B.氢氧化铜、碳酸钠、硝酸亚铁
C.氯化钙、硝酸银、硝酸钾D.硫酸钡、氢氧化铁、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红磷用量要足量,原因是消耗尽瓶中的氧气;该装置其他因素都不变,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能否成功,原因是否;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2)某同学发现也可以用图B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侧管内封闭有空气,右端管口跟大气想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停在刻度5cm处,实验开始时,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水能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实验结束,恢复至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4c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花香四溢C.钢铁生锈D.木材做成桌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