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氢原子:3H.
(2)2个过氧化氢分子:2H2O2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2H2O2
故答案为:(1)3H;(2)2H2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将过量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Ⅰ.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Na2CO3+CuSO4=CuCO3↓+Na2SO4(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碱(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Ⅱ.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设计与实验:
㈠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㈡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C、B(填“B”、“C”)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A中的现象为蓝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C中的现象为白色固体变蓝.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㈢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D,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CD段:CuCO3$\frac{\underline{\;\;△\;\;}}{\;}$CuO+CO2↑;
(5)通过计算可得:a:b=2:1.(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对“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茶杯内的氧气消耗完了;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时产生的热的CO2密度变小聚集在茶杯的上部,CO2不能支持燃烧;
(3)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沉积在茶杯的下部,CO2不能支持燃烧;
(4)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B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
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⑥跳楼.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C+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或 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H2CO3=CO2↑+H2O;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CO2+H2O=H2CO3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上大量生成氢气的一种方法是:用甲烷(化学式为CH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同时还生成二氧化碳,则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H2O$\frac{\underline{\;高温\;}}{\;}$4H2+CO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实验室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如下仪器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提供给同学们的实验仪器,小乐发现要配制氯化钠溶液还缺少一件玻璃仪器,即玻璃棒,它的用途是搅拌,加速溶解.
(2)要配制氯化钠溶液,先要知道正确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小乐把下列做乱的实验步骤排列正确③④②①(填序号).
      ①溶解          ②量取          ③计算          ④称量
(3)在实验过程中,小乐用天平称取了8g氯化钠.在称量时,药品应该放在天平的左盘(选填“左盘”或“右盘”)上.
(4)在(3)的基础上,小乐量取了92mL的水,请帮她完成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现代生活中,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但在生活中铝制品却不容易生锈,其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目前,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塑料来代替某些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等.这属于保护金属资源方法中的ABC.
A.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B.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C.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瓶底铺一层细沙,这是因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
(1)按图Ⅰ进行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超过$\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原是AB.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 C.红磷过量 D.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读数
(2)连接图Ⅱ装置,用激光笔直接在瓶内引燃白磷,与图Ⅰ相比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是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合理即可).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瓶内压强过大,使橡皮塞松动弹开.
(3)图Ⅲ中玻璃管内铜丝受热与氧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实验前,玻璃管与注射器内空气分别为5mL和30mL,实验后注射器读数理论上应为2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