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如果挤压胶头滴管,并取下胶帽,便可发现喷泉现象,请说出水槽中液体(与胶头滴管内液体相同)和烧瓶中气体的可能成分(至少写出两种情况),并分析他们是利用了物质的什么性质,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化学变化,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分析 根据物质的特点分别进行探讨,由题目的现象可知气体被消耗,则烧瓶内气压减小,才会出现喷泉现象,进而对题目进行判断.

解答 解: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气体体积减小,烧瓶内的压强变小,或是氨气溶于水使瓶内的压强变小,故答案为: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气体是二氧化碳,利用的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2NaOH+CO2═Na2CO3+H2O;液体是水,气体是氨气,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物理压强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
电解水
D.
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176个质子B.维生素C出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维生素C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三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如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离子的符号Al3+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冰晶石(Na3AlF6)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共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SO43+12NaF$\frac{\underline{\;熔融\;}}{\;}$2Na3AlF6+3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辽宁省探索出了“政府测土、专家配方、农民来造自己的私家肥”的配方肥供应模式.专家根据检测结果建议某块田应该加氮肥.下列物质可用作氮肥的是(  )
A.HNO3B.KClC.NH4NO3D.Ca3(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较准确测定海水中样品的酸碱度,你建议使用什么试剂或试纸(  )
A.烧碱溶液B.酚酞溶液C.pH试纸D.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中A、B、C、D都是初三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反应条件及其他产物略写),其中A,D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A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B是A的金属氧化物且称棕红色,D是电线电缆中常用的导电材料
(1)A是Fe(填化学式,下同),B是Fe2O3
(2)在一定条件下,B与X反应生成A,则X可能是CO(写出一种物质即可);而金属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锈蚀生成B,该条件是与水和氧气接触.
(3)A能在C中剧烈燃烧,而C是O2(或氧气).
(4)写出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天燃气是我市即将引进优质燃料,它热值大,污染小,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将银白色的铝条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发现铁钉表面附着一红色固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3CuSO4=Al2(SO4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能
B.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自于远古时期生物体所吸收的太阳能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是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成功的范例
D.光-电转换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