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事实,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氢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改变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氢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当液态水变成冰,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有关金属性质填空.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上,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电性;
(2)铁常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熔点高或耐高温性;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大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三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根据以下装置图回答: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填氧气的性质);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图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导入.
(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A(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E进行收集,收集该气体的最佳时刻是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E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甲烷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我们饮用的水是由自来水公司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消毒.下列有关饮用水的净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原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自来水
B..原水→加絮凝剂→消毒→过滤→沉淀→吸附→自来水
C..原水→过滤→消毒→加絮凝剂→沉淀→吸附→自来水
D..原水→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自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图,试回答:
(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是a烧杯,b漏斗,c铁架台.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错误是: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③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3)如果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破损,②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或液面可能高于滤纸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改变B.新物质生成C.状态改变D.气体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食盐
B.用蜡烛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
C.用溶解、过滤等操作可以从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中分解
D.用100mL量筒量取5.8mL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