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氨基钠(NaNH2)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
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4NH3$\frac{\underline{\;\;△\;\;}}{\;}$4NaNH2+H2

分析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钠于97~100℃熔融,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题意,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氢、钠元素均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2=0,则x=-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23}{23+14+1×2}$×100%≈58.9%,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钠于97~100℃熔融,说明其熔点小于97~100℃,而铁的熔点较高,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frac{\underline{\;\;△\;\;}}{\;}$2NaNH2+H2,选项中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反应物中氨气是气体,氢气的后面不需要标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制取氨基钠的反应原理,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洗菜水浇花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Cu(OH)2,FCO2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4)气体E的用途是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关系,符合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甲 乙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碳酸钙粉末 
稀盐酸 锌粒 
硝酸银溶液 铜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
(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运输.
(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LB.氯化钾:KCl2
C.硫酸铜:CuSO4D.四氧化三铁:O4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图1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有:①通过氧气时,白磷易被冲散而较难与氧气接触;②逸散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图2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由A、B、C三部分组成.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卡: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CO2、SO2、SiO2、P2O5等.

(1)在仪器①中加入1药匙二氧化锰,用注射器吸入约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紧双孔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吸收逸散的五氧化二磷,减少环境污染.
(3)取一块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80℃热水(热水的高度以小试管高度$\frac{1}{2}$为宜);将大试管稍作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长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旋紧双孔塞;最后将大试管放入烧杯中.放白磷的试管必须要小,其原因是白磷易于氧气接触.
(4)按图2接好装置.在烧杯中加入200mL约80℃热水,若观察到装置C中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长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烧杯中加约80℃热水的目的是保证小试管中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5)缓慢推动注射器.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装置B小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①有气泡产生;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三种单质分子
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