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的排列情况,根据此表我对它进行探究:

(1)第16号元素的名称是
 
,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
 

(2)第11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原子在化学反 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变成
 
(填离子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X=
 
,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上表中的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元素符号)
(4)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5)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应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光纤的主要成分是14号元素和8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请写出它的化学式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来分析元素,然后利用原子结构来回答电子层数;
(2)根据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来分析元素,然后利用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性质,并书写离子符号;
(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解答;
(5)14号元素和8号元素分别是硅元素和氧元素,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6)总结规律:“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利用知识迁移,则可知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解答:解:(1)第16号元素的名称是硫,由表中可以发现其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
(2)第11号元素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在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钠原子变为钠离子,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符号为Na+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8+2=20;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最外层有2个电子,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最外层电子数,①为氦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达到稳定结构,②为氧离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8,也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二者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5)14号元素和8号元素分别是硅元素和氧元素,其化学式为:SiO2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利用知识迁移,则可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1)硫;3;(2)金属;失;Na+;(3)20;Mg;(4)①②;(5)SiO2;(6)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反而逐渐减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检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需要配制320克5%的硫酸铜溶液,配制时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要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转化为沉淀,需要10%的烧碱溶液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00k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稀释为4%的KNO3溶液,用于栽培番茄,需加水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写出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收集氧气的方法叫做
 
.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A、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4)除了用上图方法收集氧气外,实验室还可用
 
法收集,欲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好选用
 
法收集.收集到气体的集气瓶要
 
(填“正放”或“倒立”)在桌上.
(5)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填编号).
①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   ②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原子”、“离子”填空: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氦气、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
 
是由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一包“神秘的红色粉末”,老师提示说该红色粉末由Cu、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该小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其组成.请你参与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②只有
 
;③是Cu、Fe2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过程】
(1)甲同学说如果结论是猜想①,粉末在空气中加热后颜色应变为
 
色.如果结论为猜想②,粉末应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乙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取该粉末适量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如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观察发现 玻璃管中红色粉末部分变黑,取反应后粉末少量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有
 
产生,并且有
 
色粉末剩余.
【交流讨论】
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②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戊同学指出:丁同学所用装置虽能完成实验,但明显存在缺点,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K、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一个碳酸根离子
 

②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③可用于炼铁的有毒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指出仪器的名称:a
 
、b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所需用到的药品是
 
.收集氧气可以采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4)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