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frac{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不能燃烧不助燃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者是未等容器冷却就打开了止水夹.(说出二点)
(3)该实验能否将红磷换成木炭粉,说出理由不能,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点燃红磷后由于不需要打开瓶塞,容器的气密性较好测量会更准确.

分析 (1)红磷能在集气瓶中燃烧,说明氧气能助燃;剩余的氮气不燃烧红磷熄灭,说明氮气不助燃也不能燃烧;
(2)红磷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消耗,验过程中瓶内空气会受热膨胀所以不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的水量变小
(3)根据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解答;
(4)图一装置实验操作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

解答 解:(1)红磷能燃烧说明氧气有助燃性,熄灭说明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吸入后的现象证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由于实验过程中瓶内空气会受热膨胀所以不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的水量变小,红磷量不足氧气会不能完全耗尽,同样会使进入水量不足,
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或者是未等容器冷却就打开了止水夹;
(3)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气体造成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用碳代替红磷,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
(4)图二的装置气密性较好,实验过程中不用打开瓶塞,结果会更准确;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不会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
(1)不能燃烧不助燃;
(2)红磷的量不足,或者是未等容器冷却就打开了止水夹;
(3)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
(4)点燃红磷后由于不需要打开瓶塞,容器的气密性较好测量会更准确.

点评 消耗瓶中氧气的方法测量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是验证空气成分常用的方法,要想使验证的结果更精确需注意两点:
①红磷要充足;②装置气密性要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尿液胃液血液唾液
pH4.7~8.40.9~1.57.35~7.456.2~7.6
根据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 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 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未见的特大旱灾.为缓解灾情,有些地区使用了干冰进行人工增雨.但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因此,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写一种即可);
(2)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H2O=H2CO3
(3)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大,理由是深海中的温度低压强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化学课中,同学们通过如图装置用双氧水主要成分为H2O2制O2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a铁架台;图中B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叫排水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小东发现,各实验小组产生O2的速率有所差别,
【提出问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Ⅰ、与双氧水的浓度有关
Ⅱ、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进行实验】
①验证猜想Ⅰ:取两套A装置,其中一套加入6%的双氧水和MnO2,则另一套装置所加药品应该是:A和B;
A.15%的双氧水            B.MnO2
C.6%的双氧水              D.CuO(也能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②验证猜想Ⅱ:另取a、b两支试管加入双氧水,再分别加入MnO2、CuO粉末,在实验中,以下变量需要控制的是(可多选)ABCCD.
A.催化剂的质量要相同                   B.两支试管的体积要相同
C.双氧水的温度要相同                   D.双氧水的浓度要相同
③小东注意到试管内15%的双氧水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将这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气泡明显增多,由此小东认为,双氧水分解速率还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6.98.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AB(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太阳能\;}}{催化剂}$2H2↑十O2↑.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
①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或使用风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VO2+会变成VO2+,这个过程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图2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根据图2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CO经过净化器后有90%的CO转化成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③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提高CO转化为CO2、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气的比例(或把产生的CO2收集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制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写出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④量筒.
(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a、b、c、d.
(4)小组同学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原因没有预热或加热时试管触及灯芯或试管外壁有水
(5)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引燃铁丝;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呈现弱酸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将雨水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其PH会增大.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已知NO2和O2的混合气,可以完全被水吸收形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灾区使用了某种净水消毒泡腾片,其有效成分是二氧化氯.
(2)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
①CaCO3 $\stackrel{高温}{→}$ CaO+CO2↑;②MgCa(CO32$\stackrel{高温}{→}$ MgO+CaO+2CO2↑.上述两个反应的类型均为分解反应,从物质的分类上看,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