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 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 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
(2)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

解答 解:A、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说法正确.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被吸入人体.故B不说法正确.
C、氧气从b导管进入,a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说法正确;
D、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b端为气体输出端,使氧气从a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根据如图中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D(填标号)
A.水分子   B.氢分子    C.氧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3)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试剂放在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CuCl2、HCl、NaOH、Na2CO3中的一种,现对污水作如下处理:①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②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的气泡;③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和第二反应池上层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
(1)试推断各车间污水的污染物分别为:ANaOH BCuCl2CNa2CO3
(2)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 写出第三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是丽丽同学课题笔记中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 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 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下图所得出的结论正 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 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 50
C.相对原子质量是 118.7 g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猜想与假设】
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2CO3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固体全部溶解
2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取少量2中的上层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解释与结论】
(1)请将步骤3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2)步骤2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并检验溶液中的碳酸钠;
(3)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交流与评价】小科同学把步骤3中的FeCl3溶液改成无色酚酞试液,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也可以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你认为是否合理?合理,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反应除去碳酸钠,酚酞遇碱变红色,可以验证药品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遵守客观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学习化学中十分重要,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
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氢元素和氯元素;
③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要求或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②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有毒气体CO与NO,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