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如图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向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稀盐酸中
D.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分析 A、根据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溶液质量的变化;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据此分析;
C、根据当向固体中加入盐酸时,在固体没有反应完全之前,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取决于盐酸的质量,因此开始应该是重合的.由于固体是足量的,盐酸是等质量所以最终得到氯化镁应该是一样多.
D、根据稀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分析溶液PH的变化

解答 解: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前稀硫酸显酸性,pH值应小于7,pH值为13.故A图象错误;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沉淀,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沉淀不再增加,故B图象正确;
C、当向固体中加入盐酸时,在固体没有反应完全之前,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取决于盐酸的质量,因此开始应该是重合的.由于固体是足量的,盐酸是等质量所以最终得到氯化镁应该是一样多.故C图象错误;
D、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开始时不断增大,当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NaOH溶液,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故D图象正确.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据科技报报道,2016年01月30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欧拉团队,首次采用基于金属钉的催化剂,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与氢分子作用将其转化为甲醇(CH3OH),转化率高达79%.请根据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请在“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化学式,将其补充完整.
CO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H2O
(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其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或灼热的氧化铜等)鉴别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3)关于这一研究成果,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BD.
A.消耗了二氧化碳,能减缓温室效应  B.甲醇是清洁能源,可替代化石燃料
C.金属钉是贵金属,反应成本比较高  D.反应转化率较高,有广阔发展前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我们常用: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合理均可)根据该反应原理选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
(3)用B装置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某种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03═CaCl2+H2O+CO2↑.
(4)已知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04═ZnSO4+H2↑.
(5)某化学研究性小组的同学们用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每次反应都完全).
①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固态氮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氮气(NH3),我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是H2O、CO2;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选择上述装置中各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接h接i接g.
②对家庭使用煤炉取暖产生尾气的成分的探究,他们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猜测:尾气的主要成分可能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收集尾气后,利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为证明尾气中有二氧化碳,他们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装置F,为确定尾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将尾气通入装置D前,应先将气体通过装置E,实验中要两次用到装置F,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第一次是验证尾气中含有CO2,第二次是验证CO还原CuO后有CO2生成,证明尾气中含有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选项是(  )
事实解释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因为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氨水都能使酚酞变红因为都是碱溶液
C人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用嘴吹灭蜡烛都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D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若用B装置制取氢气,所加酸的量至少要封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目前,教科书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无法满足严谨的科学要求,利用NO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查阅资料】①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相同条件下,2体积的NO与1体积的O2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生成NaNO2、NaNO3和H2O
③2FeSO4+3H2SO4+2NaNO2═Fe2(SO43+2NaHSO4+2H2O+2NO↑

(1)写出仪器d的名称:水槽;
(2)若要调节A中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b(填“a”、“b”或“c”).
(3)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2NO2=NaNO2+NaNO3+H2O.
(4)实验室用稀硫酸、NaNO2饱和溶液和FeSO4•7H2O固体反应制备N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纯净的NO气体,而不用C或D装置的理由是: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接近.
(5)如图F所示,向收集有60mLNO气体的量筒中,缓慢推入20mL的空气,用橡胶塞塞住量筒口,小心混合,使气体充分反应.1~2min后,在液面下移开橡胶塞.2min后,观察和记录最终量筒中气体的体积为67.4mL.则20mL空气中含氧气4.2mL,操作时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
(6)收集60mLNO气体(密度约为1.27g/L),至少需要固体NaN0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等,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
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0.2%~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
(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107℃115℃
0.50.30.40.7
1.00.60.91.4
2.01.11.92.8
4.02.13.65.7
实验表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值在5.5-8.0时,鲜味最强;当pH值小于4.0时鲜味较弱;当pH值大于8.0时由于形成二钠盐而鲜味消失.
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白色柱状结晶体.
(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4)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CD.
A.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
D.味精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5)请你为饭店的厨师们提一条使用味精的建议:适量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B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满.
(4)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丝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①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产生大量气泡. 为保证后续实验的成功,B中所盛放的溶液是浓硫酸.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丝生锈与水有关的最佳装置是CD(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丝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装置是DE.
②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瓶中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D瓶中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
(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所示)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持续燃烧,请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