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产生气泡,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乙的溶液为蓝色;丙与B属于同一类物质,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

请回答:

⑴A的化学式是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⑵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

⑶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中市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比较物质着火点

C. 监控O2流速 D. 探究微粒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单质中一定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只要有氧气存在物质就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潮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1次周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有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的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为C、D。将固体C、D分离后,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推断出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潮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1次周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污染空气的主要有害气体是( )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

C. 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业水平模拟(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6分)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溶液和空气中的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盛有2 mL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3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

酚酞溶液浓度/%

浑浊程度

5

大量浑浊物

2

少量浑浊物

无浑浊物

【解释与结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 (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 %。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反应后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编号

方案1

方案2

实验操作

(分别取少量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

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猜想二成立。

【评价反思】(1)方案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方案2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观察到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容器内有少量固体剩余,得出溶液中肯定没有盐酸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小华的说法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实验方案(说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25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得到图像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当加入盐酸和25片该药剂完全反应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0.1%)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阳春三月,济川初中春潮文学社的同学一起骑着电动自行车外出踏青采风,

(1) 同学们携带的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A.辣炒白菜 B.面包 C.蒸鸡蛋 D.苹果

(2)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一般用氯气消毒(Cl2 + H2O = HCl + HClO)不法商贩用自来水代替矿泉水,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同学们确定所带的是矿泉水还是自来水(写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看到农田中庄稼的叶色发黄,说明植物缺_________肥,可施加氯化铵,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踏青时有同学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烧碱溶液

(5) 同学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叹大自然的奇妙。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6) 同学们野炊生火时,将树枝架空会使火焰更旺,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7) 同学们野炊后,用洗涤精清洗器具上的油污,其洗涤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