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溶液由红色液体变成无色.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
请回答: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恰好中和或恰好完全反应;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分析 (1)①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用来检验酸碱是否发生中和反应;
②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回答;
③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由盐酸溶质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求出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①根据pH试纸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②根据溶液pH的变化图象的意义,分析a的含义、b点溶液中的阳离子;由盐酸的体积和密度可求出盐酸的质量.
(3)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方程式,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设计除去碳酸钠的实验方案.

解答 解:(1)①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②在中和反应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随着氢氧化钠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红色液体变成无色;
③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7.3g×1%=0.0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0.073g
$\frac{40}{x}=\frac{36.5}{0.073g}$
得:x=0.08g
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0.08g}{5g}$×100%=1.6%
(2)①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方法正确;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方法错误;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方法正确;
D.将pH试纸润湿后,会使碱液变稀,碱性变弱,故测得碱液的pH偏小,方法错误;
②由溶液pH的变化图象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说明了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中和;在b点时,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全部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盐酸.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Na+、H+;要求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质量分数,须知盐酸的质量,由题中的条件可知,还需要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由于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既除去了杂质碳酸钠,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实验方案是: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故答为:(1)①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②溶液由红色液体变成无色;③1.6%;
(2)①AC;②恰好中和或恰好完全反应;Na+、H+;稀盐酸的密度.
(3)CO2+2NaOH═Na2CO3+H2O; 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点评 本题是考查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的,我们要知道向酸中加碱和向碱中加酸时,溶液pH的变化趋向.明确不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A、B、C、D、E五种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对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的化学式是CH4
(2)D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3)固态A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作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4)实验室制取C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或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用(  )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氯化钡D.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a(填“a”或“b”)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填“a”或“b”)端导入.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F(填字母序号).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
A.氧化汞受热分解         B.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分离空气法制氧气       D.电解水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二氧化硫B.氢气C.二氧化碳D.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l3   NaOH   KClB.KCl  Na2CO3  Na2SO4
C.BaCl2  NaCl Na2SO4D.NaCl  AgNO3  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
(1)在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填写“放出”或者“吸收”);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海水和石灰乳充分反应后,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2)写出过程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过程④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该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