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定体积气体(或测量生成气体体积)为分液漏斗图的实验装置图.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实验中,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阀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水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后,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水会倒流进导管口一段距离,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需测量反应生成的氧气体积,装置B中液面上方事先有气泡存在,对测量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测量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方案如下: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如图所示装置A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完全变质,你认为这个方案不行(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解答;
(2)根据使用分液漏斗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分析解答;
(3)根据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析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进行分析.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使用分液漏斗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关闭阀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水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后,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水会倒流进导管口一段距离,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的阀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水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后,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水会倒流进导管口一段距离,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可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在测量反应生成的氧气体积时,是利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所以装置B中液面上方事先有气泡存在,对测量的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没有;
(4)这个方案不行,因为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了二氧化碳的消耗,若用排水法集气,会导致测量的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不行;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反应的类型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一瓶刚开启的饮料,其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只有②B.只有④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  200~300倍,一旦结合便不容易分离,且不能与氧气结合,人就会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物质能同时存在一瓶水溶液中,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a2CO3、NaClB.KCl、Fe(NO33C.H2SO4、BaCl2D.KNO3、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仪器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A和D装置可以组合一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用C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B相比,主要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填一条即可).
(3)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需要从a(填a或b)端进入.
(4)用F、G装置可以定量收集气体,若收集CO2,则需在水面上方放一层植物油,原因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G装置的作用为量水的体积,即得出收集的气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水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如图为海水中溶解的盐分表.海水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和气候的调节器,世界海上每年蒸发的淡水有450万立方公里,其中90%通过降雨返回海洋,10%变为雨雪落在大地上,然后顺河流又返回海洋.海水淡化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产业.有人预计,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解决水荒的最后途径很可能是对海水的淡化.
(1)海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蒸发一定量海水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aCl.(用化学符号表示).
(3)从雨雪的形成过程分析,雨水属于软水(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4)下列有关海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B、海水淡化将可能解决淡水危机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D、海水在调节陆地气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直接饮用海水可摄入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4)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
方法一:4K2FeO4$\frac{\underline{\;\;△\;\;}}{\;}$2Fe2O3+4K2O+3O2
方法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某同学想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是长颈漏斗;
(2)该同学选择方法二(填“一”或“二”)作为实验方案.实验时液面应位于Y(填“X”或“Y”或“Z”)处.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3)写出用该套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方程式CaCO3+2HCl=CaC1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探究实验:

(1)实验甲在反应中加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取实验乙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加Na2CO3溶液,其pH变化如图丁所示.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图丁中d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Na2C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将pH试纸湿润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B.确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可先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若没有任何明显现象,则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然后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通过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合成纤维与羊毛纤维
D.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