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中 A、B、C、D、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是一种不含铁元素的黑色粉末,C 是一种常见的液体,D 由两种元素组成,E 可用于灭火,F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
(2)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但并未用线连接起来,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解析】
A、B、C、D、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于灭火,F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F可发生反应,则E为二氧化碳,F为氢氧化钙,C是一种常见液体,则C为水,B是一种不含铁元素的黑色粉末,可通过反应得到水,则B为氧化铜;A能与氧化铜反应,能与水相互转化,故A是氢气;D由两种元素组成并能制得氢气,则D为盐酸,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C、D、E、F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2)A 和 B 反应即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有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但并未用线连接起来,是氧化铜与盐酸能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显蓝色,故该反应的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A装置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某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使用F、G装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气并收集氢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
(1)若选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接口顺序为_____(填字母序号),并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装置A用来制取气体时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甲同学:挤压滴管 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 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
乙同学:微热燃烧管至 a℃,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 2,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1)甲同学挤压滴管 1 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甲同学实验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3)乙同学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 a 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5℃ B80℃ C2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水的净化过程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
(1)请将 B 图中缺少的粒子补全,使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2)该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比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D.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铁屑主要成分是铁,还有少量铁锈(Fe2O3),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1)在反应器中除发生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这两个反应外,还会发生另外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器要加强通风,严禁烟火,其原因是:_____。
(2)将成品在有氧条件下焙烧,可转化为Fe2O3、SO2和SO3.为了提高SO3的产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数据如下:
编号 | 空气通入量/Ls﹣1 | 温度/℃ | SO2产率% | SO3产率/% |
a | 0.02 | 850 | 45.4 | 54.6 |
b | 0.06 | 850 | 30.5 | 69.5 |
c | 0.10 | 810 | 11.1 | 88.9 |
d | 0.10 | 850 | 11.1 | 88.9 |
e | 0.10 | 890 | 11.2 | 88.8 |
①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哪些因素对SO3产率的影响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生产过程中采用实验_____(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最合理。
③分析上表数据,空气的通入量对SO3的产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不需要密封保存
B.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O2
C.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D.将化肥氯化铵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鸡蛋壳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稀盐酸的质量 | 鸡蛋壳的质量 | 剩余物的质量 |
100g | 12g | 108.7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