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标志表示“严禁烟火”的是(  )
A.B.C.D.

分析 严禁烟火的标志一定与火的图标有关,观察四个选项既得答案.

解答 解:A.该图标是禁止鸣喇叭标志;
B.该图标是节水标志;
C.该图标是严禁烟火的标志;
D.该图标是禁止左拐弯标志.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生活中的一些标志的考查,只要生活中多加留意,对日常的一些标志牌就能分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发热、干咳,白细胞不升高.肺部X线检查有阴影等症状,严重者呼吸窘迫.由于目前还没有很有效的治疗药物,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非典流行的关键.请问:
过氧乙酸溶液(C2H4O3)是一种消毒剂.若用0.2%的过氧乙酸溶液对全校教室进行消毒,一次需50千克.问配制50千克0.2%的该溶液时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并用瓶塞塞紧,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与Ca(OH)2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能源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
C.工厂“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为探究金属A、金属B、金属银的活动性顺序,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金属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金属A表面有红色金属B析出
实验2:将金属B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金属B表面逐渐变为银白色.
(1)由本实验可得出,金属A的活动性最强;
(2)实验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0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frac{\underline{\;电解\;}}{\;}$ Mg+Cl2↑.现电解950g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g单质镁?同时能得到多少g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某科学学习小组想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H2SO4
(2)“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
(1)甲同学将煤燃烧后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稀高锰酸钾溶液中,如图(1)、(2)所示.

[实验现象](1)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3)丙同学将煤燃烧后的气体如图(3)所示实验(部分装置略去):C装置的作用是充分吸收SO2
(4)丁同学认为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还有可能含有CO,经丙同学的实验装置后排出的气体还会污染环境,应将尾气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向稀NaOH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变化图象是下列图中(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生铁表面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逐渐变浅绿色,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留下残渣.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