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P点表示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50%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通常可以用冷却甲的热饱和溶液方法提纯甲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正确;
B、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
C、P点表示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50g}{150g}$×100%=33.3%,故C错误;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通常可以用冷却甲的热饱和溶液方法提纯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②可能只有CaCl2;猜想③CaCl2、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没有变色
猜想①错误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猜想③正确
【反思】针对猜想③正确的溶液,要使其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CaCO3(填化学式).
【拓展】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可以从反应物被消耗和相应生成物出现两个方面甲乙证明,对于本题涉及的实验,试从反应物是否被消耗的角度再设计两种方案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
 
在石灰水中加入锌粒,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
 
如果一段时间后锌粒表面有气泡冒出
 
在石灰水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
 
如果一段时间后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锌粒放入稀盐酸:Zn+2HCl═Zn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变成水蒸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分子的体积增大
C.水分子的间隔变大D.水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15年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我们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观察A、B 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A、B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A中水分子没有改变、B中水分子改变.
(2)对比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思考:比较/对比①冰 ②水 ③水蒸气中分子的特征和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相同,用“①=②=③”表示;如果不同,需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
比较/对比项目比较/对比结果
水分子的能量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水分子的质量 
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水的化学性质 
(3)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C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   F.表达与交流
(4)要验证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现象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a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可燃性.
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2.5mL.
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B.
A.    B.      C.     D.
(5)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氧气+氢气,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这一反应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高(高、低).因为水要通电才可以发生反应.
(6)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H2O,不变的微粒是H、O,生成新的微粒是H2,O2.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原子不改变.
(7)关于通电分解水试验的结论正确的是C,D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8)写出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  )
A.5O2NB.O52C.N2O5D.2N5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收集气体的装置,看图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空格内

①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选用A,收集可选用C或者E.
②用双氧水制氧气选用B.
③加热制取氧气并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以防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8.6g.放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待其完全变质后将其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212.4g,则所取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为(  )
A.40%B.50%C.60%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