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铝的性质以及耐腐蚀原理书写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反应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所得固体的质量变化分析;
(3)根据炼铁的注意事项分析;由于给出了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进而求算其质量分数.
解答 解:
(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却较耐腐蚀,是由于 铝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或者4Al+3O2=2Al2O3.铝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Fe3O4发生置换反应,由于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应该是铝置换铁,所以得到的生成物为铁和氧化铝,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Al2O3.
(2)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Zn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才和硝酸亚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mg,
由于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Zn+Fe(NO3)2=Zn(NO3)2+Fe
65 56
锌和硝酸银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而和硝酸亚铁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少,所以既然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所以一定是硝酸银完全反应,而硝酸亚铁也参与了反应,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银和铁.根据分析只能说硝酸亚铁参与反应,但是不一定完全反应,所以无法判断溶液是否为无色,故滤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3)
①由于使用了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现有装置没有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该装置必须加以改进的是尾气处理;
②由于实验的目的是:完成模拟冶铁并检验气体生成物的实验,所以要先除去二氧化碳,然后再检验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是除去二氧化碳,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或者是确认二氧化碳已经除尽,E是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装置B、E的作用分别为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E:检验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③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6.6g,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3CO2+2Fe
160 132
x 6.6g
$\frac{160}{132}$=$\frac{x}{6.6g}$
x=8g
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frac{8g}{10g}$×100%=80%.
答: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
(1)铝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或者4Al+3O2=2Al2O3;4Al+3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Al2O3.
(2)银和铁; 不一定.
(3)
①尾气处理;
②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E:检验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③80%.
点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加热一定质量的小苏打固体,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变化 | |
B. |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集气瓶内氧气质量 | |
C. | ![]() 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粒分别与相同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
D. | ![]() 向硫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 | ![]() | ![]() | ![]() |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 C.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 | D.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