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现象。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A,如图,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C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1)请你帮助他们填写下表______________。

(2)从燃烧的对比实验中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现象 蜡烛耗尽 蜡烛照常燃烧 蜡烛熄灭 原因 氧气耗尽 接触空气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解析】 (1)A中的蜡烛燃烧时消耗烧杯内的氧气,当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 B中的蜡烛与氧气充分接触,能够正常燃烧; C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大量的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Ⅱ.____________;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的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CaO和CaCO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也会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解析】 猜想与假设 Ⅰ.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如果碳酸钙完全反应,则固体是氧化钙,如果碳酸钙部分反应,则固体是氧化钙和碳酸钙,如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硅的元素符号:SI

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O3

A 【解析】A、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2O5,正确;B、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是“一大二小”,故硅元素表示为Si,错误;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O32-,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在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B.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来清洗油污

C.商家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来延长海产品的保质期

D.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C 【解析】A.在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是正确的叙述; B.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来清洗油污,以达到除污效果是正确的叙述;C.商家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来延长海产品的保质期,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甲醛对人体有毒;D.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检测到我市安化县境内某溶洞中的流水中溶有较多量的Ca(HCO3)2.下列对该溶洞中的流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洞中的流水是硬水

B. 取适量溶洞中的流水,加肥皂水时会出现较多浮渣

C. 溶洞中的流水可作为优质饮用水

D. 溶洞中的流水不宜直接洗衣服

C 【解析】A、溶洞中的流水是硬水,正确;B、溶洞中的流水是硬水,所以取适量溶洞中的流水,加肥皂水时会出现较多浮渣,正确;C、溶洞中的流水是硬水,不能作为饮用水,错误;D、溶洞中的流水是硬水,不易直接洗衣服,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1.3《物质变化》 题型:单选题

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 铁器 B. 青铜器 C. 塑料器具 D. 石器

D 【解析】 A、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出来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铜是通过化学变化冶炼出来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塑料是通过化学变化合成出来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石器是通过石头打磨出来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4.2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空气、水、氧气 B. 冰水、氮气、二氧化碳

C. 矿泉水、石墨、蒸馏水 D. 海水、氦气、碳酸钙(CaCO3)

C 【解析】 A、空气属于混合物,水属于氧化物,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B、冰水属于氧化物,氮气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B错;C、矿泉水属于混合物,石墨属于单质,蒸馏水属于氧化物,故C对;D、海水属于混合物;氦气属于单质;碳酸钙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等质量的A、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填序号)。

①A=B ②A<B ③无法确定

(2)t1℃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解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是_____。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除去B中少量A的最佳方法是_____。

③B 。B>C>A 。蒸发结晶 。 【解析】 ⑴由于溶质溶液配比不知,无法判断等质量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 ⑵t1°C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质质量最大,配置成相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的溶剂即水的量最少; ⑶在t1°C时,三种溶解度曲线与t1°C的交点,表示100g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三种物质对应的饱和溶液总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大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即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3离子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核电荷数为63的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 铕原子的中子数为63

C. 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 D. 铕原子的质量为152

A 【解析】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A、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核内质子数为63,故选项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79,故选项错误;C、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