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期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分析 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
C、锌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的速率比铁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

解答 解: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锌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的速率比铁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因此锌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短,并且最终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产生的氧气一样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A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制得的氧气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

(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CO2的装置,应从图乙中图1、图2、图3中选择图2.
(2)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那么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其瓶内液体应是浓硫酸.
(3)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操作是在D处放置一个带火星的木条.
(4)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Na2O2=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2:1
B.铁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酒精燃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C

A.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
C.敞口放置的浓盐酸
D.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填一种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使银离子全部沉淀
(2)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I+AgCl=AgI↓+KCl
(3)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AgC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得出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俗名固体双氧水.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已知①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②硅酸镁不溶于水.
(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C.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
(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一定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有气泡产生.
步骤3:取少量步骤2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有MgSO4
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中没有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C.
实验室制氧气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疾病是(  )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