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5种元素中的1种或几种组成.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已知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F是一种红色固体,B、D、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C由三种元素组成.
(1)F的化学式为Fe2O3
(2)C→B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图2是A与E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D、E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不同.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③.
①A→D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②C与D的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鸡蛋保鲜
③E与F反应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④G发生缓慢氧化得到F.

分析 氧气能和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或三氧化二铁,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点燃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气燃烧生成水.

解答 解:氧气能和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或三氧化二铁,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点燃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气燃烧生成水,F是一种红色固体,说明F是氧化铁,因此ABCDEFG分别是氧气、水、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铁和铁;
(1)F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故填:Fe2O3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3)图2中,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方框中应该是2个一氧化碳分子,可以表示为
故填: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不同.
故填:分子不同.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③.
①A→D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C与D的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鸡蛋保鲜,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由+3变成0,碳元素化合价由+2,变成+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铁发生缓慢氧化可以生成氧化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①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各种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判断物质之间相互转化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可以进行各方面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把盛满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轻轻摇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对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不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B.利用金刚石裁玻璃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煤转化为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钚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94B.钚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核外电子数为150D.相对原子质量为2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课上,某同学将一包主要原料为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的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1)柠檬酸由3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2)配制果味饮料发生如下反应,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3)配制出的饮料属于碳酸饮料,其原因是H2O+CO2=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与锌粒的颗粒大小和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关.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也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速率吗?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按如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50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
 试          管 A B C D E F
 CuSO4溶液/毫升 0 0.51.5 
 水/毫升 4 3.5 3 2.5
 收集H2所用的时间/秒 348 246 190 165 230360
(1)小明是根据测量收集50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来判断稀硫酸和锌的反应速率;
(2)六组实验中,小明都将水和CuSO4溶液的总体积设定为相同值,目的是控制硫酸铜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只是浓度不同;
(3)由上表可得知,CuSO4溶液的量对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影响是随CuS04溶液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
(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1)【大胆猜想】猜想一:盐酸;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盐酸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HCl,与标签剩余部分不符.
(2)【设汁方案】同学们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法: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3)【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结论与解释】①以上事实证明猜想是正确的三.    ②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反思与评价】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试剂瓶的标签朝向手心.
(6)【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乙(填“=”或“>”、“<”);
②若将B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入物质甲10克;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时,上述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C(填“=”或“>”、“<”,下同).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C;
⑤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列字母A~G表示9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H、C、O、Cl、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A的化学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C为氧化物,与B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与F溶液反应生成气体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从上述物质(或物质的水溶液)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发生变化.写出符合要求的4组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序号
物质
物质甲盐酸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
物质乙碳酸钙二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