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1)将下列操纵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图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2)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
 
的性质.图2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b端进入,该气体是
 
(填序号).
A.O2    B.CO2   C.H2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移动高温的蒸发皿用坩埚钳;加热烧杯中的水需垫石棉网;

(2)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难溶解于水;用图2装置收集气体时: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从“长”的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从“短”的进,用排水法时,气体要从“短”的进;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从短的一端进.  
故答案为:(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夹;加热烧杯中的水--石棉网;移走高温的蒸发皿--坩埚钳;
(2)难溶于水;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仪器的作用与用途、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即可顺利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问题:
(1)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一定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3)雨季,室内空气的湿度增大,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蛋清遇浓硝酸变黄
C、煤的炼焦
D、葡萄酿成葡萄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调味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她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I. 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和水蒸气之外,还可能含有气体A,A是
 

Ⅱ. 小明对气体A的来源做了两种猜测:
猜测1:
 

猜测2:气体A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实验2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Ⅲ.实验2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一种进行鉴别.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近年来,电动车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化石能源的节约和利用,人们越来越喜欢电能带来的优越性,与其他能源相比,你认为使用电能最大的优点是
 

(2)我国西部地区是巨大的能源宝库,其蕴藏丰富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但它是气体很难保存和运输,如果你是工程师,请提出一种利用天然气的优良途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5g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的总质量减少了4.4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
(1)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碳酸钠的质量时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①正确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
 
;猜想三: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分别是稀盐酸、石灰水、烧碱溶液、纯碱溶液、氯化钙溶液中的1种. (已知:碱性的纯碱溶液能与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①盐酸    ②烧碱   ③纯碱   ④熟石灰  ⑤氯化钙
(2)向A、E混合溶液中加入C溶液,溶液的pH与加入C溶液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则图中a-b、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将C、D溶液混合,溶液变浑浊,过滤,对滤液F进行探究,其过程如图2所示.
①写出C、D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X溶液为C溶液,则滤液F中溶质组成为
 
(写化学式).
③若X溶液为D溶液,则K溶液中溶质组成为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铁粉常用于食品的保鲜剂,其原因是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坚固的
 
(写化学式).
(4)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原因是
 

(5)一氧化碳常用来冶炼金属,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6)“漂白精”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