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图F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E或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夹,可以用来夹持试管等仪器;
图F实验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填:铁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故填: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D;集气瓶口.
点评: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综合掌握教材内容才能正确的做出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果除去CO中混有的CO2,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只容器倾倒另一只容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铁离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2个二氧化碳分子
 
   (4)碘酒中的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水、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双氧水属于
 
(填序号)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2)写出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3)写出从水得到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此过程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电解水时,用
 
来检验如图B试管中的气体.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时常常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或装置的名称:A
 
,C
 

(2)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图中的
 
(填编号),常用药品是
 
(填化学式).这套装置还可用于制气体
 
(填化学式),此时要用到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操作是:
 

(4)请写出一种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的成分不反应.则可用如图装置
 
(填编号)收集氯气.为免氯气污染环境,改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画完整(图中“→”表示气流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们决定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
(2)猜想与假设:该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为
①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钙、碳酸钙;
 

(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
 
大量气泡产生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变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衣服上不小心溅上了油污,请你提供一种除去油污的方法并说明原理:方法:
 
,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空气”后,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加热较长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至窒温,将气体全部推进一个注射器中.
(1)加热时可观察到铜丝由
 
变成
 
色.
(2)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
 
,这是因为:
 

(3)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4)改进后的实验只是一种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