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电解水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反应的实质即可.
(3)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各物质的分子构成,物质A分子由1个N原子、3个H原子构成的NH
3分子,物质B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的O
2分子,物质C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的N
2分子,物质D分子由1个O原子、2个H原子构成的H
2O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2N
2+6H
2O.
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H
2↑+O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
(3)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A为NH
3,其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N元素为-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D为H
2O,其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6:(1×2):=8:1;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
3+3O
22N
2+6H
2O,物质B氧气与物质C氮气质量比=(3×32):(2×28)=12: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
(1)分子;
(2)2H
2O
2H
2↑+O
2↑;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
(3)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