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加热316克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得到32克氧气,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1)求这些氧气的体积.(保留一位小数)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与此相同体积的氧气?(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依据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关系结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解:(1)氧气32g的体积是:32g÷1.435g/L=22.3L;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需要空气的体积是22.3L÷
1
5
=111.5L.
答:(1)氧气的体积是22.3L;
(2)111.5L升空气中含有与此相同体积的氧气.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及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关系即可顺利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6.5克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他应(  )
A、向右盘减砝码
B、增加药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已经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是否一定是纯氧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在水中.
②在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化合物,加热,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内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12345
现象微亮很亮复燃复燃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2)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
 
号瓶与
 
瓶之间.
(3)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4)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要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即可,你认为调整后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
 
%之间.
(5)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总结
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时间较长、温度较高.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有
 
(填“吸热”或“放热”)现象;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实验操作、生成物的种类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其中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时
 
,丙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
 
,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新网2014年3月10日电:据俄媒报道,3月9日,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迎来了诞辰80周年.由于外太空几乎为真空环境,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身穿宇航服以保证航天员的正常呼吸,宇航服中需要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B、氧气
C、氢气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烧杯④燃烧匙⑤集气瓶,能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①②B、③⑤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量取
B、
滴加液体
C、
给液体加热
D、
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5月1日,我国实施“醉驾入刑”的新规,引起西园中学化学探究小组的注意,并设计如图实验,对人酒后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进行比较(不比较水蒸气).
【查阅资料】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提出假设】
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
猜想2:呼出的气体中
 

猜想3: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比空气的高.
【实验方案】
(1)按如图装置取气,得空气、呼出气体样品分别于A、C集气瓶中,取多瓶气样备用.
(2)图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3)请填写空格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向C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
 
,证明猜想
 
成立
②同时向A、C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
 
若C集气瓶中
 
,且较明显,证明猜想3成立
③分别向A、C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
 
,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