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A、B、C、D是下列四种物质的一种:Fe、CuSO4、H2SO4、Ca(OH)2,且图中连线表示两种物质(或其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B和C可以用来制作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C溶液和D反应,有红色物质析出。
(1)B物质的俗称: __________,属于_______(填标号)。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请举例B物质一项日常或生产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和B之间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B和C之间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C溶液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 ③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 放热 复分解 Fe+CuSO4=Cu+FeSO4
【解析】
B和C可以用来制作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则B和C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中一种。C溶液和D反应,有红色物质析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是红色物质,所以C是硫酸铜,D是铁,B是氢氧化钙;已知A、B、C、D是下列四种物质的一种:Fe、CuSO4、H2SO4、Ca(OH)2,则A是硫酸,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B物质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属于碱,故选③;氢氧化钙可作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
(2)A和B之间的反应是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3)B和C之间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C溶液和D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编号仪器名称:m_____,n_____。
②实验室利用A装置可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欲收集一瓶氧气,供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填装置编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结束关闭B中活塞,B中的现象是_____。
④实验室制氢气常用锌与20%的稀硫酸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若要制取0.4克氢气,至少需要多少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如图要求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H2SO4 | NaOH | NaCl | Na2CO3 |
B | CO | CO2 | H2SO4 | CuO |
C | Zn | ZnSO4 | Mg | HCl |
D | O2 | CO | CuO | C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一)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1)高炉炼铁中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_。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性。
(二)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③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以除去气体中的水分。
④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⑤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8%、70%和72.4%。
(5)加热分解草酸晶体最.适.宜.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问题讨论)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6)实验前应先______
(7)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浓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8)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9)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后,都要通入过量的CO,其作用分别是:①加热前____②停止加热后______
(10)写出D装置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数据分析与计算)
(11)称取铁红样品10.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D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粉的质量为mg,则________<m<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②实验前后称得E装置增重6.6g,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__。
(实验评价)
(12)反思1:本实验如果缺少C装置(不考虑其它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反思2: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下图中的 MN 段、NP 段和PR 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中 M→N 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曲线中 M→N 和N→P 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C. 曲线中N→P 和P→Q 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曲线中P→Q 和Q→R 相比较,说明Q 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________mL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________mL刻度处;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流程如图,利用铁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可提高效益。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总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O,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Fe
B. 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充分体现了低碳的理念
C. 理论上,每生成32gO2,就需要消耗44gCO2
D. 理论上,每消耗44gCO2,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432g 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