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物质和能量,下列人们获取能量的方法中没有涉及化学方法的是

A.热电厂烧煤发电 B.用炸药开山修路

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D.用蜡烛照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如下仪器:a.量筒 b.玻璃棒 c.药匙 d.托盘天平 e.酒精灯 f.胶头滴管填编号

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

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___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

(1)

(2)

(3)

实验操作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色褪为无色

结论或解释

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探究二:

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乙同学的猜想中, (填序号)合理.

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 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是银白色固体 B.放出大量的热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煤气是其中一种。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某兴趣小组为此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1)煤气中可能含有 CO、CO2、H2、CH4 中的一种或几种。

(2)常温下,氯化钯(PdCl2)溶液吸收 CO 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 +PdCl2+H2O CO2+Pd↓(灰色) +2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探究煤气中的成分。

【交流讨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后,A 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煤气中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煤气中有 CO 存在,则 B中产生的现象是

(3)写出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 F 中无水CuSO4变蓝色,则E中一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5点燃F装置导出的气体,有火焰产生。江枫认为煤气中含 CH4,理由是CH4可以燃烧,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则认为不能确认煤气中含有 CH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确定煤气中是否有CH4,老师接着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验证煤气中一定含有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一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4)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一:固体全部为

猜想一: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探究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如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26.6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6)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最终所得351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________。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 :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