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C、CO、CO2都具有还原性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

【解析】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不能,A正确;石墨和金刚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故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C错误;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错误。故选A。

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初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与假设】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不易完全。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化学性质类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反应无明显现象。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①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下图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下图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②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 (选填“通CO”或“加热”);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其原因是 。

【实验现象】当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 时(选填“红色变为黑色”或“黑色变为红色”),装置A的试管中仍有红色固体。

【解释与结论】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这可能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交流与反思】经过查阅资料和讨论,该小组同学发现除了上述原因外,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试写出其中的一个原因: 。

【完善实验】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甲同学认为在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可能还会有CO产生。为了证明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含有CO和CO2,将该气体通过下图的检验装置,

正确的连接顺序是:C → → → → C (选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

经过检验,证实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和CO2,因此装置A的不足之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仔细看图并填空:

(1)图A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图B是用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观察到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3)2010年5月,400多年前的古沉船“南澳一号”成功打捞。图C是古船上部分文物图片,其中可以判断铁比铜活泼的信息是 。稀盐酸除锈的化学程式为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生活中常用的防锈方法有 。

(4)为了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小华选用了硫酸铜溶液。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食物腐烂变质

C.石蜡熔化 D.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A.燃烧匙 B.滴管 C.药匙 D.镊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植物油 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

A.可以使煤成为绿色燃料

B.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如二氧化硫等)

C.可以降低煤的着火点

D.能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6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BaCl2和Ba(OH)2;

猜想二:① ;

猜想三:BaCl2和HCl.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② ,得出结论: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开始时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表达与交流】实验二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③ ;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④ ;

(2)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