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指出图加热液体操作中的错误(编号不够可以增加).
(1)
 

(2)
 

(3)
 

(4)
 

(5)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答:解: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的容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试管与桌面成45°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拇指应放在长柄处,试管夹没有夹在距试管口
1
3
,.以上所说,图中实验错误有:(1)试管内装液态太多;
(2)试管竖直加热;
(3)拇指夹在短柄上;
(4)用内焰加热;
(5)试管夹没有夹在距试管口
1
3

故答案为:(1)试管内装液态太多;
(2)试管竖直加热;
(3)拇指夹在短柄上;
(4)用内焰加热;
(5)试管夹没有夹在距试管口
1
3
点评: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按照实验基本操作的要点来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时刻注意实验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图1的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CO2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是
 
. 
(3)若要收集较纯净的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O2,要判断O2是否集满,可将
 
,(填一操作),若看到
 
现象,则标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方法来制取氧气,细心的同学发现试管的导管口缺少了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
 

若同时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先将
 
,再
 
,否则水槽内的冷水会倒流,试管破裂.
(5)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据此我们推测出认为NO具有的性质是
 
.(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NO是一种气体)
(6)将B装置改成I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一改进的主要目的是
 
(选填序号);
A.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使破损的小试管得到利用
C.生成更多的CO2
(7)加热固体碳酸氢铵能产生CO2,其符号表达式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8)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来制取乙炔.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乙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若用图3装置收集乙炔(瓶内预先装满水),乙炔应从
 
端进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学习方法是化学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目前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请你写出它们的概念,并各举一个列子(写文字反应式).
(1)化合反应:
 
;举例:
 

(2)分解反应:
 
;举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作用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课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选择的药品为
 

(3)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E装置,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应先
 
,再
 
,收集好的气体应
 
放在桌上.实验室收集氧气还可用
 
(填编号)装置,验证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要有计算过程)
(2)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若两种金属的质量各为10g,则它们所含有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无色混合气体是由H2、CO、HCl、CO2气体中的-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份,做了如下实验:
(1)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PH试纸变红.
(2)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3)将上述通过澄清石灰水后的剩余气体,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氧化铜逐渐变红色;管口无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以上实验,试推断原混合气体构成分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
 
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文字表达式
(1)红磷跟氧气反应
 

(2)碳酸受热分解
 

(3)镁条燃烧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用序号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碳酸氢铵受热:
 
 

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④过氧化氢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