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课外小组研究“影响H2O2 生成O2快慢的因素”的课题。通过查阅资料,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都会影响H2O2 生成O2的快慢

(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反应物

5%H2O2100 mL

5%H2O2

3%H2O2100 mL

加入固体

0.5 g氯化钠固体

0.5 g二氧化锰

收集气体的时间

165 s

46s

80 s

1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加入H2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3)实验③中加入的固体和用量为______________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 后反应明显加快。小红提出,为了更好的证明二氧化锰 和氯化钠是否对H2O2 生成O2快慢有影响,还应该增加一组对比实验。该实验选用的药品和用量为_______

(实验拓展)小红用收集的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发现用该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都不明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氧化氢+氧气 100 0.5 g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5%H2O2100 mL0.5g氯化钠固体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是否复燃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解析】

1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气

2)实验②中加入H2O2的体积为与实验①③的体积相同都为100mL

3)使用控制变量法,实验③收集氧气时间小于实验①,则加入的固体和用量为:0.5 g二氧化锰;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反思:为了更好的证明二氧化锰 和氯化钠是否对H2O2 生成O2快慢有影响,还应该增加一组对比实验。该实验选用的药品和用量为:5%H2O2100 mL0.5g氯化钠固体;

实验拓展:小红用收集的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是否复燃;

2)小红发现用该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都不明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探究分子的性质

浓氨水有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BC试管内的溶液都变成红色,但C试管内液体变色速率较快,由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写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无色酚酞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已知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并且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盐酸则不能。)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分子在不停运动着 B 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 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相同 D 产生白烟的位置靠近蘸有浓盐酸的棉球

实验二: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ab两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

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可以表示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催化溶液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的师生对催化溶液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粉末,加在干燥管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 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 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 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用B制取氧气比用A制取氧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用______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复燃,则满。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_(填可靠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用______集气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

5)若用图F的多功能瓶收集乙炔,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无色液体,H为紫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写出CO2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为______(选填: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写出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选用(氧、氢、氮、碳、硫、磷)中的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个原子。

②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的物质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③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物质。例如,在高温条件下,甲烷可以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氢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答有关问题。已知酚酞和氨水相互接触会变红,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小纸花是用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白色滤纸折叠而成,再用细线固定在瓶中,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浓氨水均落到瓶底,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迅速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约10℃)和热水(约40℃)中。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由此得出的结论:温度越_______(填“高”或“低”),分子运动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微观模拟图。

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白色固体X与黑色固体Y混合,可得到无色气体A和混合固体B,Y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将淡黄色固体C点燃,伸进盛有A的集气瓶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__Y_________A_________D________

2)按顺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