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探究金属钠的性质,李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约黄豆粒大小)投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上,并在水面上急速转动,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请你根据实验归纳的金属钠物理性质(至少写出四条)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银白色  ; 固体  ;硬度较小 ; 密度比水小  ;熔点较低(答四点即可)    
(2)钠可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1、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在稀硫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
一、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其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反应.
2、生产H2速率主要取决于:①金属的表面积  ②溶液中H+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的浓度与1L溶液中H+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H+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
二、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应的哪几个条件?(回答两条即可)
镁的表面积,氢离子浓度

②上述反应中Cl-、SO42-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三、猜想假设:
Ⅰ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ⅡSO42-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对反应无影响.
硫酸根影响了镁的反应,氯离子加速了镁的反应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Ⅲ.
四、实验探究:
为了证明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剂B是
NaCl
(化学式)固体.
五、结论:
结论A为
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无影响

六、反思:
将试剂B改用HCl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
通入HCl气体时,形成盐酸增加了氢离子的浓度,改变了实验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高淳县二模)学习化学一年后,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1.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2.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查阅资料】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
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
防止钠与氧气和水反应变质
防止钠与氧气和水反应变质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OH+H2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
,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我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
碳酸钠
碳酸钠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B
B
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
(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
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

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
用沙子覆盖
用沙子覆盖

【拓展应用】
  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标有质量分数为16%的盐酸(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
(1)为了测定,需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配制步骤有:①溶解 ②计算,需氢氧化钠
20
20
g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称取氢氧化钠,量取水
80
80
mL(水的密度为1g/mL).其正确的顺序为
②④①③
②④①③
(填序号).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滴管及
玻璃棒
玻璃棒

(2)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加入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20g,再逐滴加入该盐酸.用pH测定仪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图2为测定仪打印出的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
①a点对应的溶液呈
酸性
酸性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NaOH
NaCl、NaOH
(写化学式).
②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
(3)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与标签上标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盐酸具有挥发性
盐酸具有挥发性
(不考虑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燃烧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提示:假设蜡烛中不含氧元素)

(1)上述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①②⑤⑥
①②⑤⑥
(填序号);
①都有光或火焰产生       ②都放热           ③生成物都为固体
④都是化合反应           ⑤都是氧化反应     ⑥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硫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吸收有毒的SO2
吸收有毒的SO2

(3)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为
3Fe+2O2
 点燃 
.
 
Fe3O4
3Fe+2O2
 点燃 
.
 
Fe3O4

(4)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氧元素从O价变为-2价
氧元素从O价变为-2价

(提出问题1)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
(提示: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设计实验一)向盛有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
(“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探究活动)探究黑色颗粒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想黑色颗粒成分可能是
C
C

(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过程,观察到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    学反应式为
C+O2
 点燃 
.
 
CO2
C+O2
 点燃 
.
 
CO2

[探究活动]探究白色物质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做出以下猜想:
Ⅰ是碳酸钠;Ⅱ是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Na与CO2中不含氢元素
Na与CO2中不含氢元素

通过实验证明,另一猜想正确.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得出结论)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4Na+3CO2
 点燃 
.
 
2Na2CO3+C
4Na+3CO2
 点燃 
.
 
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揭东县一模)小云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右图甲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锥形瓶A内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CO2(或二氧化碳)
CO2(或二氧化碳)

链接: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如果用来制取氧气,则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如果用如图乙装置(预先盛满水)收集氧气,则气流从
b
b
端流入.乙装用途广泛,在医疗病人输氧的时候也用到它,此时乙装置除了可以润湿氧气外,还可以用来观察
氧气的流速
氧气的流速

[探究活动二]
资料摘要Ⅰ:多种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呈现各种特殊的颜色,例如下表:
化合物所含金属元素 钙元素 钾元素 铜元素
灼烧产生火焰颜色 砖红色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绿色
资料摘要Ⅱ:碳酸钾与碳酸钠、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1)同学们认为还必须对草木灰中存在的盐类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进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取草木灰样品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
色,由此得出草木灰含有钾元素的结论.
(2)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一、二结果,进一步猜测草木灰中含有的钾盐是:
a.KHCO3      b.
K2CO3
K2CO3
      c.
KHCO3和K2CO3
KHCO3和K2CO3
的混合物.
(3)小红认为上述猜测
a和c
a和c
是错误的.理由是草木灰经柴草燃烧而成,
KHCO3在柴草燃烧时的高温条件下会分解成K2CO3
KHCO3在柴草燃烧时的高温条件下会分解成K2CO3

(4)请你写出上述“探究活动一”中,锥形瓶A内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2CO3+2HCl=2KCl+H2O+CO2↑.
K2CO3+2HCl=2KCl+H2O+CO2↑.

老师指出:草木灰成分复杂,其中所含其它成分的探究有待同学们后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