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现有两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一份(a)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另一份(b)没有加入高锰酸钾,分别加热到完全反应,下列图象中反映了产生氧气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容易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比只加热氯酸钾,增加了产生氧气的质量;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进行分析.

解答 解: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生成的氧气能增加氧气的质量;氯酸钾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长,且产生氧气的质量比a少;即只加热纯净的氯酸钾产生氧气的特点是开始反应产生氧气需要的时间长且反应结束产生的氧气少,但不管是什么情况这两种反应都不会开始加热就会生成氧气,因此D图象符合此变化过程.
故选D.

点评 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因而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写出下述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引起火灾;
(2)给盛有液体体积超过$\frac{1}{3}$的试管加热容易喷出伤人;
(3)不垫石棉网,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受热不均而破裂;
(4)用外壁附水的试管给固体加热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ZnSO4B.CuSO4C.H2SO4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把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的浓度提高一倍,正确的方法是(  )
A.再溶解10克硝酸钾B.蒸发掉50克水
C.将溶液倒掉50克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实验小组购得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轻质碳酸钙.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同学称取8g样品放入一烧杯中,往上述烧杯少量多次添加稀盐酸50g至不再产生气泡.绘制烧杯中物质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图).请计算,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是3.3g.
(2)由上述实验,可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写出符合下列题意的反应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一种白色的固体与一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依据此表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
周期
1 H
1.008
 2 He
4.003
第二
周期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三
周期
11Na
22.99
12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第二周期中,铍(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B属于非金属(“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氧元素的原子结构如图1所示,第三周期中某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
图2所示.则m=16.图2原子形成离子的化学符号为S2-
(3)Ar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铝元素(Al)和氯元素(Cl)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4)第二周期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的原因是都有2层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绿色化学新概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是(  )
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减少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是+2价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是2
D.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