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常用装置B与C组合来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 .
(3)利用B装置,甲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O2 , 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该同学应将B中的长颈漏斗改为|(填一种仪器名称).
(4)已知:NH4HCO3 NH3↑+H2O+CO2↑,乙同学想用该方法制取纯净的CO2 , 你认为合理的装置组合顺序为(写字母序号).
【答案】
(1)锥形瓶
(2)2H2O2 2H2O+O2↑;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3)
分液漏斗
(4)
AFD
【解析】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所以答案是:锥形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所以答案是:2H2O2 2H2O+O2↑;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3)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所以答案是:分液漏斗;(4)用NH4HCO3 NH3↑+H2O+CO2↑制取纯净的CO2 , 要用浓硫酸除去氨气,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答案是:AFD;
【考点精析】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Na2CO3+H2O+CO2=2NaHCO3资料1:NaHCO3+NaOH=Na2CO3+H2O
资料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
温度/℃ | 0 | 15 | 20 | 30 | 40 | 50 | 60 |
碳酸氢钠溶解度/g | 6.9 | 8.72 | 9.6 | 11.1 | 12.7 | 14.45 | 16.4 |
碳酸钠溶解度/g | 7.7 | 13.25 | 21.8 | 39.7 | 48.8 | 47.3 | 46.4 |
学校实验小组验证反应原理,在室温为15℃时,同学们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2所示.
(1)图1所示实验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其原因是;
(2)通过图象分析,小苏打溶液是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图象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加入试剂 | 实验现象 | 初步实验结论 |
① | 加入 | 有白色沉淀 | 有物质 |
② | 滴入 |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 , 含少量FeCO3 , 其他杂质不溶,也不参加反应)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图1:
资料:①不同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
氢氧化物 | Fe(OH)3 | Mg(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8.6 |
完全沉淀的pH | 3.2 | 11.1 |
②硫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硫的熔点约为115.2℃,沸点约为444.7℃;
③高锰酸钾溶液只吸收SO2 , 不吸收CO2;
④碱溶液既吸收SO2 , 又吸收CO2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H2O2目的是在酸性条件下将FeSO4氧化成Fe2(SO4)3 , 同时生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4的目的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 2MgO+2SO2↑+CO2↑
MgSO4+C MgO+SO2↑+CO↑
MgSO4+3C MgO+S↑+3CO↑
利用如图2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
①A中现象是:玻璃管壁出现色固体;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填字母),实验现象为;
a.Ca(OH)2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D中收集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镁条放入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但很快镁条表面又冒出很多气泡,他们觉得很奇怪.
(1)【提出问题】这些气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 【猜想】小科:是氧气;小丽:是氯化氢;小琪:是氨气(NH3);小梁:是氢气.小黄马上否定了小琪的猜想,他否定的依据是;
(2)【实验探究】他们开始着手收集所产生的气体. 实验一:小科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木条不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
实验二:为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氯化氢,小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不变红,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氯化氢;
实验三:为确定气体是否是氢气,小梁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每个装置的反应均完全).
【实验结论】
(1 )若该气体是氢气,则在乙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甲、丙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不同的,请指出它们的区别 .
(3 )为确定该气体产生的本质原因,小梁用精密pH试纸测试实验所用的CuCl2溶液,pH约为5.5,最后确定CuCl2溶液呈酸性.查阅资料发现:CuCl2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酸碱性与实验结果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不同位置分别放入、等实验用品可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芳用A、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她按操作规范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发现气密性良好,但在加热过程中E装置内导管口始终没有气泡冒出,其可能原因是;
(4)装置B、C也是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它也具有装置C的优点,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 , 药品全部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用装置F收集氨气,验满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眼镜清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双氧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双氧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一个双氧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