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
(2)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g;
(3)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障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氯化铵(填“>”、“=”或“<”)。
【答案】
(1)40g
(2)60
(3)>
【解析】(1)t℃两条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查出的40g即为两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氯化铵的曲线,找到70℃,不难查出此时溶解度为60g.题目已预写了单位“g”,只需写上数值即可;
(3)30℃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40g,而降温至10℃时氯化铵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所以,30℃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硝酸钾晶体析出量会大于氯化铵;
所以答案是:(1)40g;(2)60;(3)>.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对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A(如图所示):先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氯化钡溶液,再注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所有药品加入到锥形瓶中,对锥形瓶中废液里的溶质成分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锥形瓶中废液里有什么溶质?
【猜想假设】①NaCl、Na2C03
②NaCl、BaCl2
③NaCl、HCl、BaCl2
④.
【实验探究】小松同学认为猜想③成立,于是展开如下探究:
【评价交流】小松同学的B实验结论(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仔细分析B、C实验,发现探究过程也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结论】结合上述问题甲同学最终调整实验B中所加试剂为,后看到C中溶液变红,证明猜想③成立。
【归纳总结】由小松同学实验探究过程得出,在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选择试剂时需注意的问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oc时三种物质的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 P点的意义是.
③ t3oc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为AB(填”>””<”或”=”)
④将t3oC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oc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⑤t3oc时,20克A加入到40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⑥要从混有少量A的溶液中提纯B, 最好采用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_______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__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B.门捷列夫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杰出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