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生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0g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所含杂质为不参加反应的固体物质),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可以假设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则赤铁矿中杂质的质量为:10g-x,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7.6g-(10g-x),再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
解答:解:(1)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6×2
56×2+16×3
×100%=70%;
故填:70%.
(2)解:设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固体△m
  160           112       48
   x                      10g-7.6g
160
48
=
x
10g-7.6g

x=8g,
答: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8g.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反应前后杂质的质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以列出比例式,从而求出氧化铁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作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O2,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图1~3中选择
图2
.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现象是
木条复燃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少量的白色沉淀,这是因为
在D中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没有参与反应随氧气进入到E中,生成了碳酸钙

(3)表明D中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是
D中的黄色固体全部变成白色,且E中浑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做制氧剂,供人们呼吸.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酒精灯
 ②
锥形瓶
锥形瓶
试管
试管

(2)A应是制取CO2的装置,应选择上图(1)、(2)、(3)装置中的
(2)
(2)
(填代号).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中产生的杂质气体,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B装置中产生的水蒸气.取出集气瓶后,应该用
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
来验证E中收集到的气体.
(3)表明D中的过氧化钠样品反应完毕时E中的现象是
D装置中的淡黄色固体变成白色,E装置中的石灰水大量变浑浊
D装置中的淡黄色固体变成白色,E装置中的石灰水大量变浑浊
,E中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作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氧气,设计出如图实验装置:

(1)A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应从上面图1、图2、图3中选择
图2
图2
.B装置的作用上是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为了验证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取出集气瓶后,用
带火星
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
复燃
复燃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少量的白色沉淀,这是因为
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没有和超氧化钾反应,而是从导气管随氧气一起导出
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没有和超氧化钾反应,而是从导气管随氧气一起导出

(3)表明D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
水槽中的石灰水大量的变成浑浊
水槽中的石灰水大量的变成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产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作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
反应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
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
图2
图2


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装置产生的盐酸酸雾,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白色固体变蓝
白色固体变蓝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少量的白色沉淀,这是因为:
D中有少量CO2未参加反应并随气体进入E中生成CaCO3
D中有少量CO2未参加反应并随气体进入E中生成CaCO3

(3)表明D中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是:
E中浑浊明显增加
E中浑浊明显增加

(4)在A中加入8克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如果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超氧化钾吸收,D装置质量
减少
减少
(填“增加”或“减少”)
0.32
0.32
克.但实验时称量D,发现反应后其质量该变量明显与理论值不符,可能原因是
ABCD
ABCD

A、生成的CO2部分残留在A、B、C装置里未被D装置吸收
B、D装置后面的水蒸气进入被超氧化钾吸收
C、超氧化钾不足量
D、挥发的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CO2也被D装置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春晚的魔术表演令人倍感神奇,某化学老师也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固体包裹着,将一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放热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提出猜想:对残留的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了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了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CO2和H2O都参加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Na2O2粉末的玻璃管中,吹入气体 右边管口带火星木条复燃 反应产生了氧气
取实验一得到的白色固体溶于水,加入稀盐酸 白色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固体成分中有碳酸钠
取白色固体的溶液,用pH试纸测定其pH pH>7 固体中一定有NaOH
实验结论:猜想Ⅲ正确
反思与评价:
(1)上述探究实验的三个步骤中,结论不准确的是
,原因是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2)为了证实猜想Ⅲ正确,需要取白色固体加水配成溶液,取一定量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CaCl2
CaCl2
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
红色
红色
色,才能证实白色固体的成分中含有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反思与评价:根据探究所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一个“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