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氮元素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N2NONO2
顏色无色无色无色红棕色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铜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铜反应的原因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

分析 【实验设计】(1)依据石蕊遇酸性溶液的变色情况进行分析;
【猜想与分析】(1)设计一个干净的试管进行对比试验即可;
(2)①依据氨气极易溶于水,且不易被氧化分析判断;
②依据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分析判断;
③依据题干中的信息对化学方程式进行书写即可;
【实验探究】利用信息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依据Cu和HNO3的质量比确定化学方程式中两者的化学计量数,并书写相关的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依据铜的金属活动性以及硝酸的强氧化性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解答 :【实验设计】(1)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稀硝酸溶液呈酸性所以石蕊会变红;
(2)H2是氢气的化学式;
【猜想与分析】(1)设计一个干净的试管进行对比试验,从而确定是否是杂质影响了溶液颜色的变化,其操作为: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
(2)依据氮元素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知: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且不易被氧化,所以该气体不可能是氨气;
②由于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直接被氧化成NO2
③依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氮,其方程式为:2NO+O2=2NO2
【实验探究】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物是铜与硝酸与生成物是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设该方程式中铜与硝酸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x、y,则有$\frac{64x}{63y}=\frac{8}{21}$$\frac{x}{y}=\frac{3}{8}$,据此的此反应的方程是3Cu+8HNO3=3Cu (NO32+2NO↑+4H2O;
【交流与反思】依据铜的金属活动性可知铜的活动性在氢后,所以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等物质;
答案:
【实验设计】红;
【猜想与分析】
(1)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
(2)①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
②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
③2NO+O2=2NO2
【实验探究】3Cu+8HNO3=3Cu (NO32+2NO↑+4H2O
【交流与反思】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

点评 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的常见模式一般是由题干提供新信息,然后利用这些新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并处理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
(1)乙醇分子C2H6O的相对分子质量46.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写出列式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根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A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B.该反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该是2:1
C.装置B中,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是防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集气瓶炸裂
D.将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要至上面下迅速插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克氯化钠粉末B.用10毫升量筒量取5.25毫升盐酸
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7℃D.以上数据都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对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很快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发生变化的主要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三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天津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依山傍水,海洋资源和石灰石资源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NaCl(填写化学式),海水经过蒸发结晶可获得粗盐.
(2)粗盐中含有硫酸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再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
(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图所示:

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氢氧化钙(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填写物质名称),试剂B选用稀盐酸(填写名称).
(4)“氨碱法”制纯碱是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同时生成另一种副产物可以做氮肥.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aCl+NH3+H20+C02=NaHCO3+NH4Cl; ②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学好化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化学影响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1)均衡的额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
①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
②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该食品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2)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用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处理后再排放.
②在家庭装修时,一些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对人体有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味可能是C(填字母).为避免它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应注意开窗通风..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甲醛    D.甲烷
(3)我们已经进入“高铁时代”.现有以下三种材料: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根据要求选择填空(填字母):
①钢轨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A.
②高铁座椅上常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等,涤纶属于B.
③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填两种物质名称)接触而生锈.
④汽车制造需要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该反应中CO(填化学式)发生了氧化反应.
(4)据报道:“铝包子”是指所用面粉中加入了含有硫酸铝铵[NH4Al(S042.12H2O]成分的泡打粉,食物中铝元素超标,危害身体健康,在硫酸铝铵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共有4种,N的化合价-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O3
②一种氮肥是NH4HCO3
③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C2H5OH;
④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与性质”实验活动,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是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发红(填现象).
(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由上而下缓慢伸入.
(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