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D.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钾—碱 B. 空气—纯净物 C. 干冰—单质 D. 液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1)在天然水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可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晶体(C2H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晶体中的草酸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草酸晶体受热分解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CO2 | CO、CO2都有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________;③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如图G是用来加热草酸晶体的装置。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 _________,小华认为该装置错误,正确的应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你认为小华的判断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得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CO使人体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CO可用H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
①氮气 ②铁 ③氯化钠 ④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 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
C.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D. 河水经过吸附、沉淀和过滤处理后的水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观察颜色 B. 带火星的小木条
C. 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乙烯(C2H4)是脐橙、蜜桔、香蕉热等水果的环保催热气体。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分子由碳元索和氧元素组成
B. 每个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氢分子
C. 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D.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们发现两支蜡烛都熄灭了。
(提出问题)实验A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所以蜡烛熄灭。
猜想2:烧杯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
实验I:点燃蜡烛,塞紧胶塞。待蜡烛熄灭后,用放大镜照射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
实验II:经检测,实验A中,蜡烛熄灭时,烧杯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3%。在集气瓶中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收集气体,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红磷,实验记录如下:
V(O2):V(CO2) | 蜡烛 | 红磷 |
1:4 | 燃烧 | 燃烧 |
1:5 | 燃烧 | 燃烧 |
1:6 | 熄灭 | 燃烧 |
1:9 | 熄灭 | 燃烧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
(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实验反思)
(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