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 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C. 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 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 能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1g硫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可以生成2g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则乙醇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醇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用稀盐酸可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下图是用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制取氯酸钾的工艺流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氯酸钾和氯化钠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10℃

20℃

30℃

40℃

氯酸钾

5.0g

7.4g

10.0g

14.0g

氯化钠

35.8g

36.0g

36.3g

36.6g

(1)请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2)步骤③的操作分别是______、过滤(填操作名称)。

(3)步骤⑤中是采用20℃以下的水进行洗涤,目的是①除去少量氯化钠②______ 。

(4)步骤⑤采用低温烘干,为什么不采用高温烘干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种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硅酸镁不溶于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

Ⅱ.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分析推理)(1)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根据资料可知: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_。

A 鱼池供氧剂B 消毒剂C 干燥剂D 漂白剂

(3)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_____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4)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探究)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100%

(5)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0g样品按下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_____。

(总结计算)(6)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_____,写出其计算过程。

(拓展延伸)(7)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

A 盐酸挥发出的HCl进入B装置中 B 催化剂没有让过氧化氢完全反应

C 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A装置中 D 装置中还有部分残留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是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CO2

HCl气体

NaOH溶液

B

CaO

CaCO3

稀盐酸

C

CO2

CO

点燃

D

Cu

CuO

稀硫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 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空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小郑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 程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A. 实验中棉球变红,说明生成 NH3

B. 该实验能体现环保的设计思想

C. 该实验设计复杂,只需把碳酸氢铵直接放于蒸发皿加热,固体消失可证明发生分解

D. 加热碳酸氢铵可发生反应:NH4HCO3 NH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