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分析 观察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CH3OH+H2O.
A、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子质量是:12+1×4+16=32,故A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每4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故C正确;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符号表示:2个镁离子2Mg2+,4个铁原子4Fe,3个水分子3H2O,2个氢分子2H2,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显+6价$\stackrel{+6}{S}$O3,氧化铁Fe2O3,氯化亚铁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M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将110克M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t1℃时,理论上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210克B.110克C.31.6克D.131.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点燃镁条时使用的仪器是坩埚钳.
(2)实验室用8%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5%.(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铁丝表面产生红色的固体.
(4)水通电分解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
(5)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NH4NO3)会迅速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气体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NH4NO3$\frac{\underline{\;撞击\;}}{\;}$N2O↑+2H2O,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按一定标准分类研究,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们在初中阶段将化合物简单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进一步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例如,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有钾离子的盐称为钾盐,含有铵根离子的盐称为铵盐….则CaCO3、Na2CO3、K2CO3等盐都属于碳酸盐;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如烷烃、烯烃、炔烃等.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CH4),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烷烃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同学描述的有关实验现象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点燃棉制品时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将CO通入到灼热的氧化铜中,发现红色粉末立即变成黑色
D.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发现有白色浑浊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015年4月25日14日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并发生7级余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军队闻令而动,在全力救助.当前最严峻的是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中国救援队对灾区某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有关检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蒸馏.
(2)小红同学取少量现场的水,向其中滴加适量肥皂水,发现产生大量的浮渣,则此水属于硬水.(填“硬水”或“软水”)
(3)若在灾区缺少饮用水时,可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加入的活性炭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把水加到NaOH溶液中
B.等质量的Mg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
C.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操作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变红溶液显碱性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或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
【讨论】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