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民间有很多治疗流感的小偏方,其中多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大蒜新素(C6H10S3)是比有效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大蒜新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硫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 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 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在叮咬处涂抹食醋以减轻痛痒
B. 自来水用煮沸的方法既可杀菌又可降低水的硬度
C. 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
D. 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硬铝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塑料等属于_________材料;
(2)为确定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操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并产生氢气,甲不反应;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甲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由此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用“>”连接);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米饭、面条等主食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
(4)2017年5月,消防官兵在扑灭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一种方法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这种做法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将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 Mn > Mg B. Al > Mn C. Mg > Al D. Mn > 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丁二酮是氧化物
B. 丁二酮中由4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 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丁二酮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4: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